社会工作理论概述 | MSW专栏
来源 |社工五味 社工客“社工考研”专栏开通啦~文字+音频让你更高效学习!每周工作日更新哦。目前已更新内容: 理论是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

来源 |社工五味
社工客“社工考研”专栏开通啦~文字+音频让你更高效学习!每周工作日更新哦。目前已更新内容:
理论是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它从较高知识层次上来描述和解释某类现象的存在和变化,是对经验的抽象概括。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基本阶段
在西方国家,社会工作经历了一个从没有理论指导到自觉采用理论指导,从指导理论的单一化到理论的多元化,主要借用心理学的理论到尝试借用心理学、社会学、认识论等多学科的理论这样一种发展演变历程。
参照大卫·豪在《社会工作理论导论》的描述,其理论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七个基本阶段:
1. “调查阶段”(社工充当“调查者”,通过实际活动搜集资料作为理论形成的资料基础)
2.“精神分析学”阶段(单纯依靠经验指导,有失妥当)
3.“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者学派”并立的阶段(社会工作理论值在冲突中发展)
4. “获得”的阶段(20世界60年代,“理论竞退”)
5. “盘点”阶段(社工理论的整理评估)
6.“理论统一”阶段(社工界希望统一理论)
7. “理论归类”阶段(多元化理论发展)
大卫·豪对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
1.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
是指那些对社会工作所涉及的要素进行解释的理论,包括关于人及社会本质的理论,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人类心理与行为理论,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理论等。
2.社会工作理论
是关于社会工作的性质、目的、过程与方法的理论。
“支持社会工作理论”与“社会工作理论”是相互依存的,又是彼此贯通的。“支持社会工作理论”为社会工作者提供关于人及其关系的理论解释和支持。而社会工作实务的原则、方法、技巧则来自“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的作用
理论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来说,其作用首先在于帮助专业共同体建立权威地位,取得在社会中的合法性。
展开全文
其次,社会工作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具有重要作用:
1.解释问题:解释人的行为和社会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协助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与原因;
2.预测与判断:包括对案主可能发生的变化、影响案主的各种因素、以及社工服务对案主所产生实际效用的预测,从而确定下一步行动计划;
3.确定干预模式和方法:根据对案主问题的诊断,确定具体的工作过程;
4.指导服务实践发展:社会工作实践理论对助人活动具有直接指导作用;
5.发展新的理论:社会工作研究者可以通过总结社会工作实践经验,形成新的理论;也可以通过对原有理论的质疑,产生新的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化构建
1. 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基础或基础理论的建构;
2. 借鉴西方形成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框架,注意吸收马克思主义及其本土化思想成果中关于社会福利问题的论述,紧密结合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工作实际,在此基础上,经过不断的理论概括,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
3. 注重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实施理论的构建;
4. 对本土非专业意义的社会工作传统经验进行科学总结、提炼,为建构本土特色社会工作实践理论积累经验。
对本栏目感兴趣的小伙伴,欢迎进群
和栏目两位主理人一起交流
转发本文到朋友圈并截图
加小客002好友发截图,邀请进群哦
加小客好友发转发本文截图哦
社工五味
一个以有声化助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小小尝试
点击阅读原文收听MSW考研知识音频锦集,你的点赞转发和评论是作者更新的动力哦!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趣学社工,让考研更高效~今天的社会工作理论概述你都掌握了吗?
↓点击收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